幫助孩子讓一切上軌道

到了放學時間,孩子們你推我擠地往大門跑去,完全看不出這一天裡曾有過的憂鬱神情。他們激動地跨出大門,就好像黑板前即將發生災難,必須儘快逃離一般。也許他們覺得這樣就能逃離課堂上那堆考不好的成績,跑快一點或許就能改變一切吧!暫時把瞌睡蟲留在作業簿裡,隔天再說吧!只是,公園遊樂場上的這群孩子們,當中總有個討厭鬼會讓人再想起今天下午聽寫零分的事。等成績單寄到家時,不用說大家都知道會發生什麼事:在甜點之前,還是得吃完那頓沒味道的晚餐,而且這個「家中的恥辱」也不准玩電腦;當這個「沒有前途的孩子」被關在房間裡反省時,父母親則在房外互丟「都是你不懂得教孩子」的責任球。

一個夜晚毀了,又一晚,全都是因為學校的事。

成為校園生活的邊緣人真的會腐敗一個孩子的人生。做父母的很容易因為學校寄來的隻字片語就一竿子全面打翻,認為孩子的學習生涯沒救了,為什麼就我們家的孩子那麼糟糕……但,爸爸媽媽們請千萬不要這麼想!沒有一個孩子是自願退步的,只要我們從中拉他們一把,還是有很多孩子有機會再次朝成功邁進的……

我們都知道再多的方法有可能都不是這個孩子需要的,但是我們一定要了解一點:「壞學生」並非都如我們想像的那麼糟。關於孩子的學習障礙,不管是什麼原因,最重的是必須先使惡化的情況緩和下來,而且你必須告訴自己,孩子這次的失敗就像在求學過程中,只是發生了一場意外罷了,孩子的「傷」將會復原的。「復原力」的提出者鮑里斯.希魯爾尼克(BorisCyrulnik)曾樂觀地說,沒有什麼傷口是無法癒合的。在心理創傷漸進癒合的過程中,將能夠讓一個人從經驗中學習如何更堅強,而且了解到創傷的造成並不是他人的過錯:「這種受恥笑的傷痕迫使醜小鴨不斷地努力改變外在,終於,他擁有了天鵝的外表,美麗卻也脆弱,因為他永遠無法忘記他曾是醜小鴨的那段過去。但至少成為天鵝後,他能用一種自己可以承受的方式回憶過往。」

現在來談談我一直重複說的一句話:「沒那麼嚴重啦!」我會這麼說是有理由的,因為我們這群醫護人員能夠與那些有「學習疾病」的孩子們,共同努力挽救他們岌岌可危的成績;我們能讓他們重拾信心、提升鬥志;我們能讓他們知道自己不會一直錯下去,而且我們還會教導他們如何走出陰霾。我們有正面的解決方法,可以幫助這群被困在汪洋中、痛苦漂流的孩子們上岸,因為我們相信一個零分的背後一定有個原因有待發掘。要找出這個原因,就要從問題的源頭開始深入調查,同時得避免再生枝節,以免繼續加重孩子的傷害。一旦我們找到解決的方法,孩子的笑容將再現,而這就是我們最美好的報酬!

我知道我很沒用!

不知道有多少孩子,尤其是青春期青少年,常因為大人不停地詢問有關學校的事而深感鬱悶:「這次段考成績怎麼樣啊?」、「老師有在你的成績單上寫些什麼評語嗎?」、「今天有什麼作業呢?」好像只有成績才能證明他們的存在似的!如果成績不佳,這個壞消息就是晚上回家後唯一可以跟爸媽說的;然而,這樣又絕對會嚴重破壞家中氣氛!

令人生氣的成績不斷打擊孩子本來健康的心理,一點一點地啃食著他的生活,還使他被貼上標籤。大人常問孩子的不是他快不快樂,而是「這次的成績有好一點嗎?」好像他生病了一樣!接下來,情況越來越糟,壞成績漸漸讓孩子脫離正軌,讓他得到行為不良的醜名,然後這個不光榮的醜名又使他的情緒惡化,導致他喪失自信,對自己的要求越降越低。這種持續惡化的現象並非都是看得見的,它也有可能在惡化至頂點時,瞬間爆發。這種糟糕的情形最可能發生在那些不了解自己每天所承受的批評聲浪究竟是為了什麼、無法為這些不適應自動發出警訊的孩子身上。在一個孩子處於無能為力的狀況下,懲罰是沒有用的,當他面對畫滿重點的課本與一堆零分的成績單時,只會一次又一次地加深他心中的無力感。原本該是喜悅的成長過程卻變成一場惡夢,孩子失去自信心,同伴也開始遠離他,最後,他把自己封閉起來,並自暴自棄地說:「我知道我很沒用……」

而父母呢?看到孩子的失敗,便開始用自己的方式試著從旁介入。也許是恩威並施、強迫孩子改善,或是對孩子表現出憐憫與同情,消極地給予過度的保護。總而言之,父母不明就理地強行介入,一旦情形沒有好轉,便唉聲嘆氣。不管是孩子或父母,每個人的壓力開始從缺口升起,情況也像注定似地每況愈下,糟透的氣氛開始瀰漫整個家中:房門砰砰響起,每個人都關在自己的房裡,沉默與怨恨在家中築起了一面高牆。一家人不能團結,誰都不願意承擔責任,最後夫妻倆開始互丟皮球,將問題與情感安撫的責任丟到對方身上,彼此口出惡言:「看看你教得多好啊!」

無能為力,不知所措,一定有方法的,只是到底是什麼方法呢?為了孩子,許多父母試盡了各種方法,想要力挽狂瀾,無論是正當有理的或是奇怪無理的,但孩子的學習有障礙絕不只是限於家庭而已,如果孩子與學校之間的學習衝突一直沒有解決,反而會阻礙治療學習障礙的時間。